經典誕生
該曲作于1939年秋,同年冬,由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油印出版,并由曲作者指揮,首次演出于延安中央大禮堂。1937年8月,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,開赴華北前線,深入敵后,進行獨立自主的抗日游擊戰爭。1939年末,詩人公木和作曲家鄭律成共同創作了《八路軍大合唱》。它由六首歌曲組成,其中的《八路軍軍歌》謳歌了經歷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的人民軍隊的光輝業績。這首歌的旋律渾厚深沉,蘊含著內在的力量,它問世后成為傳唱極廣的一首人民軍隊的戰歌。

作者介紹
鄭律成(1918-1976),原名鄭富恩,出生于朝鮮(現韓國)全羅南道光州。鄭律成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繼聶耳、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優秀作曲家、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事業的開拓者,他被譽為“軍歌之父”。1933年,鄭律成來到南京參加朝鮮人的抗日革命組織“義烈團”,開始了一邊革命,一邊學習音樂的生活。1976年12月7日,鄭律成因病去世。2009年,鄭律成被中央宣傳部、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“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
經典賞析
“巍巍長白山,滔滔鴨綠江,誓復失地逐強梁。爭民族獨立,求人類解放,這神圣的重大責任,都擔在我們雙肩?!边@是《八路軍軍歌》中的部分歌詞,歌曲表現了八路軍為拯救民族危亡,堅決開赴前線,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。這首歌曲曲作渾厚深沉,蘊含著內在的力量,并以其勇往直前,無堅不摧的革命精神,鮮明地塑造了人民軍隊的英雄形象。在歌曲的末尾句“爭民族獨立,求人類解放,這神圣的重大責任,都擔在我們雙肩?!背斯奈枞珖嗣駡F結一致,共御強敵,爭取民族獨立之外,更是體現了八路軍將“人類解放”作為神圣的使命。
歌詞賞析
鐵流兩萬五千里,直向著一個堅定的方向!
苦斗十年鍛煉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。
一旦強虜寇邊疆,
慷慨悲歌上戰場。
首戰平型關,
威名天下揚。
首戰平型關,
威名天下揚。
游擊戰,敵后方,鏟除偽政權;
游擊戰,敵后方,堅持反掃蕩。
鋼刀插在敵胸膛。
鋼刀插在敵胸膛。
巍巍長白山,滔滔鴨綠江,誓復失地逐強梁。
爭民族獨立,求人類解放,
這神圣的重大責任,都擔在我們雙肩。

經典見證
1941年8月,《八路軍軍歌》獲延安五四青年獎金委員會評定的音樂類甲等獎。1940年夏《八路軍軍政雜志》刊載后,傳唱于各抗日根據地。1941年8月,獲延安“五四青年節”獎金委員會音樂類甲等獎。歌曲表現了人民子弟兵為挽救民族危亡,克服艱難險阻,奔赴抗日戰場,誓死戰勝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氣概,塑造了人民軍隊勇往直前、無堅不摧的英雄形象。